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宗教资料 >
  • 28
    2017-07
    文殊菩萨,梵名Man~jus/ri^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
  • 27
    2017-07
    药师佛有在大雄宝殿与释迦、弥陀合供的,但其造型异常接近。一般正中为释迦佛,左右胁侍分别是文殊、普贤三菩萨大殿;左侧为药师佛,其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菩萨;右侧为阿弥
  • 26
    2017-07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
  • 25
    2017-07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
  • 24
    2017-07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反映了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也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并象征和平与生命如青铜一样,亘古长
  • 23
    2017-07
      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应该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在家居士”。应该看成什么呢?我如何去持戒去成佛,如何去成佛。不要考虑第一个概念:我是在家居士。你把自己就限制住了。
  • 22
    2017-07
    在佛教中大家可能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有多少人知道“业果”呢。但其实深信业果却是佛教修行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这其中包括两个部分,那就是见与行。
  • 21
    2017-07
    持名念佛是《阿弥陀经》所倡导的主要修持方法,经文中所谓“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历来净土宗大德都盛赞持名念佛之殊胜,此法乃净土三经异口同声共赞的法门。
  • 21
    2017-07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现今我们知道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
  • 17
    2017-07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
  • 16
    2017-07
    所以中关有时候我们要修有空和空空,一个是我们要把有这个执着灭掉;把空的执着也灭掉, 让两边都对你不起作用。能和合取中道而生妙法。空有和合而生妙法。所以一切都是心动,
  • 14
    2017-07
    佛教说“心”,以及“心用”“心相”,皆是用宗教隐喻的方式而说的,皆是用神秘玄妙的方式而说的。人们执着在神秘玄妙的表达方式上,以为佛教是神秘玄妙的,是离开这个世界的
  • 13
    2017-07
    《坛经》,佛教禅宗典籍,禅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称《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由佛
  • 12
    2017-07
    如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修息灾等法,则称为药师法,佩戴药师佛必需有准确的熟悉,已患病的人佩戴药师佛,可减轻病情。
  • 12
    2017-07
    其实佛教里面对于佛有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此十号,这十种名号都是佛的一种统称,就相当于称呼一个男人为先
  • 12
    2017-07
    咱们讲有所得心,你要可以正念真如,真实的体会心、佛、众生三无不同,才可以消除人跟人之间敌对的考虑。
  • 12
    2017-07
    寺庙是一个凝聚信仰、宣扬佛法的地方,能够给人们提供精神寄托,那么我们走进寺庙中所见到的一尊尊石雕佛像便是人们精神寄托之一,一尊尊佛像雕塑,因为其身份的不同,佛像的
  • 12
    2017-07
    怀境不同,功德不同。您是哪种学佛人?您又是何种心境?
  • 09
    2017-07
    我们在世间都希望自己的善愿能满,希望这样好、那样好,就是吉祥。但是要想吉祥幸福,首先要有智慧。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 09
    2017-07
    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佛法如海,唯信能入。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不信之人。能信佛法就说明学佛的缘成熟了。我们常常听人这么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
  • 09
    2017-07
    佛法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熟悉经、律、论的法师是被称为三藏法师。唐玄奘又称唐三藏,即是一个精通精、律、论的法师,他真是了不起的大德,对佛教贡献非常大。
  • 08
    2017-07
    精进原本是对治傲慢,对治懈怠的,现在却用在对治别人身上。傲慢是什么?就是光看自己的一些优点、功德,然后生起的傲慢的心。那么怎样才可算得上是精进?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
  • 07
    2017-07
    法会是佛教仪式之一,为讲说佛法、供佛、供僧、布施等活动所举行的集会;其根本精神是以法相会,如法修行。通常,朝暮课诵、共修、经忏佛事皆属于法会范畴。
  • 06
    2017-07
    关帝的慈悲与神威是不可用生灭心去测度的。其浩气充塞天地,耿耿赤心与日月齐光,护持佛法,忠贞不渝。非但护持正法道场及大士乘愿弘法者,就连普通真修居士亦慈悲呵护。
  • 26
    2017-06
    宝掌和尚,是印度贵族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414年。他生下来就眼大鼻高,两耳垂肩,左手握拳不展,令人惊呼称奇。9岁时,父母带他出家。当师父为他剃度时,他突然放开了一直紧握
  • 25
    2017-06
    我们是凡人,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所以面对很多世俗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烦恼。一旦有了烦恼,贪、嗔、痴、嫉妒、傲慢就会自然表露出来。为了不让这些贪
  • 25
    2017-06
    什么办法能消除五逆重罪
  • 25
    2017-06
    1、未入佛们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阿弥陀佛 ,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2、 经常念佛 ,你会身体健康,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
  • 23
    2017-06
    一提到佛教,很多人总会将其和迷信二字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固然有佛教“宗教色彩”的影响,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不了解。
  • 22
    2017-06
    对于任何修行者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佛法,他的佛法就是生活。离开于生活没有佛法的实鉴。离开于佛法,这个生活也就是三界六道的轮回,也不可能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