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佛像发展史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10-09 22:07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的玉雕文化艺术同样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
玉佛
       从西汉起,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成为了与中国本土儒、道并列的一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的玉雕文化艺术同样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由于上座部佛教对佛造像来说仅在云南一地流行,且历史留存时间不是很长。造像题材相对较为单调,艺术性并不是很高。
       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市场,所以主要关注汉传和藏传佛造像。
       汉传佛像艺术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而这几个时期便是印度佛像艺术在中国不断本土化的过程。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像自东汉晚期便开始出现了。但汉代的佛像大多混在表现世俗生活以及神仙道术的图像中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和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盛行。
       这一时期的佛像带有明显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然而却也做了一些具有中国特征的独创性改变。
      北朝早期的佛像虽然还带有犍陀罗佛像风格,但是到了北魏孝文帝时已经完全摆脱了印度风格对汉传佛教的影响。南盛行的“秀骨清像”开始在北朝流传。在这种风格中,佛像的着装已不是犍陀罗风格的衣褶繁缛飘逸的通肩大衣,而改为南朝士大夫常穿的宽袍大袖式服装。
       南北朝晚期的北齐北周的佛像,在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变代。佛的面相由瘦长的脸型,又转化成半圆的样子。
       隋唐晚期的菩萨造像,可以说是其代表,它在脸型及身段上既残留着北朝的“秀骨清像”,又具有向未来的盛唐的丰腴发展的某种迹象。
      在进入盛唐后,佛像的制作已经非常精纯,技法成熟。
      人物的个性化和高度的写实性相结合,是唐代佛像的总体特征。这种特征更进一步地体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
      宋、辽、金这个时期的佛像受宋代理学的影响,是儒、佛糅合的产物。
当时佛像的特点有两个:
       因为铜较缺乏,所以其他质地佛像,特别是瓷雕的佛像比较流行。
       另外,佛像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且富有浓厚质朴的生活气息,是此时佛像中最为优秀的一类作品。
       总体而言,清代的工艺水平最为高超,面像饱满,额头较宽,脸型方圆丰颐。服饰多为汉式大裙。在创作技法上深受明代造像的影响,造型上端庄匀称,比例适合,注重写实技法的表现。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准。
       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与西藏地区的本波佛教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各自的思想精华,而逐渐统一发展成为当地社会深入地根的佛教信仰。
藏地佛像的特色:
       佛、菩萨现女相,在藏传佛教中,有时佛、菩萨化身为女相出现,所以又称为佛母或是度母。藏地认为,一切诸佛已超出世间一切佛法,已无男、女性别之分。密宗男分修行的成果都是佛。
       西藏唐卡艺术把佛传《造像度量经》中记载的佛像比例,开发得如此完善、彻底,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坛城;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章可循。
       双身佛在汉地俗称“欢喜佛”,实际是一个极大的谬误。观修双身佛的目的,不是助长男欢女爱的肉欲,而正是要认识到一切皆空的正宗和离欲。从历代存留的佛教玉雕可以看出,在严格遵循佛教经典所规定的造像规则、尺度的基础上,不同时代的艺术表现风格有一定的差别。
        对于玉雕师来说,要想雕好佛像,就必须深入了解佛教内在的精神思想和各类艺术表达形式。只有将佛像艺术、玉雕艺术与佛教精神内涵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才能使玉雕更具艺术生命力。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 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