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难陀龙王,又作婆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意译为重喜龙王、延喜龙王、大喜龙王,贤喜龙王。八大龙王之一。与难陀龙王为兄弟,故一般连称此二龙王为难陀跋难陀。优波难陀善能顺应人心,调御风雨,深得百姓欢喜,故有大喜等名称。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昔时佛陀至三十三天为母说法时,难陀、优波难陀龙王见彼诸沙门飞行于天上,遂兴起瞋恚心,欲放大火风阻止,后为目犍连降伏,乃随众至佛所听法。」诸龙王于大乘诸经中被视为护法之龙神,多列于佛陀说法之会座中,如《法华经》卷一序品、《北本涅槃经》卷一寿命品所载。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亦载,佛陀降诞之时,此二龙王為首等龙王于虚空中吐清淨水,一温一凉,以灌太子之身。
在密教,优波难陀与难陀皆位列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之南西北三门内左边。《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上):「第二重厢曲之中置二龙王,右曰难陀,左曰跋难陀。首上皆有七龙头,右手持刀,左手持羂索,乘云而住。」〔大智度论卷三、法华经文句卷二下、法华经玄赞卷二本、出三藏记集卷二、慧琳音义卷二十五〕。
在佛教中跋难陀龙王被视为护法龙神,常出现在佛陀说法的法会中。他象征着欢喜心和满足众生之需,司掌财富与丰收。跋难陀龙王在密宗中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他被描绘为有七个龙头,右手持刀(象征“水波利刃”),左手持索,象征能控制一年,令心安住在正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