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佛像,古代称之为夹苎造像或干漆造像、脱胎漆器造像等,是随佛教的发展而兴起的我国特有的佛教造像方法,是我国古代漆器制作工艺的延伸,脱胎漆器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脱胎佛像制作工艺始于汉魏,成熟于晋代,盛行于唐时。脱胎佛像制作工艺的主要材料是“大漆”,即天然生漆。是采集于漆树的液汁。漆树是中国原产的植物,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皮下含有丰富的液脂。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脱胎佛像是用麻布和漆表成胚胎,然后在表面上漆而成,一件脱胎漆器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其特点是质轻而又十分坚固,不怕强酸或碱性侵蚀,能防潮、防蛀、防腐、防裂,经久耐用而广为推行。
脱胎漆器是我国古代传统工艺的瑰宝。与铜器、瓷器一起组成我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生漆脱胎佛像传统制作步骤一般如下:
1、制作泥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