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禅宗的前五祖: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这五人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到了第六祖,却是有争议的。今天想详细介绍下“六祖之争”的故事。
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卢,名惠能。其幼年家境贫寒,依靠砍柴为生。一天,他听到有人念诵佛经,听了以后,他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就问道,这念的是什么?别人告诉他,是《金刚经》里的句子,从此,他就对佛经有了极大的兴趣。后来听人说到了黄梅寺的弘忍大师,便不远万里的来到了黄梅寺。
可是,他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只能在寺中做些打杂的活,连和尚都不是。
忽然有一天,弘忍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适合做他的接班人,就让所有人都各作一首偈子。当时,寺中最有可能成为弘忍继承人的便是神秀了。神秀才华出众,大家对他都很信服,认为接班人就是他了。而神秀很快便在墙上作了一偈:
在这首偈子中,神秀将人的身体比作菩提树,人的心比作明镜台。人的身心本应清净,却常常被外物烦扰。只有不断的修习与反省,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神秀的偈句表现了主观、世俗的两分以及“法有我空”思想。其中,“法”指的是现象世界,“我”指的是主观世界。神秀的教义立场主要是承续印度佛教的传统,他代表了早期北方禅法渐修的修行传统。
而此时,惠能正在碓房干活,听了大家纷纷念诵这一偈句,觉得好是好,就是感觉还缺少一点东西。于是,惠能在墙上写下了自己的理解。偈子表达的意思和神秀的偈子并不相同:集中表现出了“空”一字。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人的本心与本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只要觉悟到这一点,就可以成佛。慧能的教义立场是对接中国道家的传统,主张顿悟。这首偈句也算是解释了“空”的含义。
什么是“空”?
首先,现象世界中的一切都没有“自性”。
“自性”不等于“无”,而是说它没有实在的本体,只是因缘和合的幻相。《金刚经》中写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例如 “盲人摸象”,这是指局部感觉综合而成的幻相。
其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看上去好像真实的现象世界,其实是没有“自性”的幻相。 这些幻相都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它根本就是“空”。而 “空”体现为一个个幻相。
最后,“空”是一种最终意识状态——清净
扫除心中对于现象世界幻相的迷恋和执著以后,内心会归于平静。
大家见了这首偈子,都很惊讶。弘忍大师看到这首偈子后,在惠能的头上轻轻地拍了三下,惠能知道这是让自己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去找他(《西游记》中菩提老祖暗示孙悟空三更时传道就来源于此)。弘忍给慧能传授了禅法,并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弘忍担心惠能得到传承后,会引起神秀及其他弟子的杀害,便让他连夜赶回自己的家乡。
多年后,慧能来到了法性寺,看见有两个僧人在争论着有关旗幡的命题。一个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两人互不相让。慧能便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句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两人听了后觉得很惊讶。印宗法师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把慧能请到寺内。很快,慧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正式开始说禅。
而另一边,神秀大师也继承了五祖的禅法,说禅于北方,世称北宗禅。当时,也就是在唐朝,朝廷众人多信服神秀,尊其为“六祖”。
如今我们可由其墓志铭看出当时神秀的拥护者之多,地位之高:
禅师尊称大通,讳神秀,本姓李,陈留尉氏人也。心洞九漏,悬解先觉,身长八尺,秀眉大耳,应王伯之象,合圣贤之度。少为诸生,游问江表,老、庄玄旨,《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四分律仪,说通训诂,音参吴晋,烂乎如袭孔翠,玲然如振金玉。既而独鉴潜发,多闻旁施,逮知天命之年,自拔人间之世。企闻蕲州有忍禅师,禅门之法胤也,自菩提达磨天竺东来,以法传惠可,惠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乃不远遐阻,翻飞谒诣,虚受与沃心悬会,高悟与真乘同彻。尽捐妄识,湛见本心,住寂灭境,行无是处。有师而成,即燃灯佛所;无依而说,是空王法门。服勤六年,不舍昼夜,大师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并坐,于是涕辞而去,退藏于密。
然而现在,我们提到的“六祖”,更多的是指慧能。至于神秀这一支,为什么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是慧能这一支的原因,还是另有隐情,我们无从得知。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 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