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的狮子窝护国大文殊寺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8-20 09:27
五台山把佛塔称作舍利塔,或叫宝塔。从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才开始有塔,我国劳动人民以中华民族早已盛行的楼、台、亭、阁等传统建筑为蓝本加 以创造发挥,形成了一支独
木雕文殊菩萨
      万佛宝塔是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的代表性建筑,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新皇帝登基年龄甚小,其母李娘娘,整日为国事担忧,恐江山有变,为祈愿国泰民安,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忽一日,娘娘似来到一处,周围有五座大山,近前有一对绿色狮子,狮子后有一宝塔,巍巍而立,千万诸佛绕塔而坐,佛光万道,祥云缭绕,一片祥和之象,娘娘欢喜非常,从梦中醒来。事后娘娘一行暗访五台山,来到狮子窝处,见到寺前两尊绿三石狮栩栩如生,寺中确有一塔,名曰:狮子塔,寺院正处五台之中,娘娘赞叹此间正是梦中所见之处,便将破旧的狮子塔拆除,在其原位建造一座十三层大塔,由于塔皆是琉璃佛像构成,且塔内外筑成佛恰好一万尊,故名曰:《琉璃万佛大宝塔》,自建塔后,明朝中叶,进入昌盛时期。
      在五台山,到处可以看到一种高耸云霄的建筑物一一塔。 有的塔耸立在高山上,有的塔耸立于山下,还有的筑在寺院的庭院里。它不仅点缀着祖国秀丽的大好河山,而且也是我国文物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塔来自印度,梵语称浮屠。据佛教的意思,佛火化后剩下的骨烬,梵语称作“含利“,埋在塔下,可以得福,所以塔是埋葬佛骨的坟墓。
      五台山把佛塔称作舍利塔,或叫宝塔。从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才开始有塔,我国劳动人民以中华民族早已盛行的楼、台、亭、阁等传统建筑为蓝本加 以创造发挥,形成了一支独秀的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清朝康熙帝,寻父曾路经此地,被山风吹落头纶,遂入寺朝拜万佛塔并题诗一首(已失传),其孙乾隆皇帝为狮子窝赐名《大护国文殊寺》。事后派大太监王忠送金佛两尊,供奉在万佛宝塔上下两处,并施银数千两,寺院万佛塔再度重修。
      自清乾隆年间至十九世纪末,几百年间,《大护国文殊寺》和万佛宝塔,历经苍桑,屡遭破坏,所有佛殿毁坏殆尽,寺中及塔中佛像,文物被洗劫一空,文革其间,曾有人以破“四旧”为名几次炸毁万佛塔,所幸苍天有眼,炸塔未遂,万佛塔虽幸存下来。
      日月流逝,1994年深秋,仁法师朝山来到狮子窝,见到万佛塔时,深为古人精罕的建筑艺术所折服,更为这绝世仅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佛之瑰宝遭到如此破坏而痛心疾首,自此他辞别受业恩师,只身住进万佛塔,做文殊菩萨的护法护持佛塔。仁法师发愿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无论用多长的时间,定要重建《大护国文殊寺》,修复宝塔,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佛之瑰宝,为荷担如来家业奉献自己的毕生。
      数九寒天,五台山上人迹罕至,狂风呼啸寒气袭人。仁法师受尽千辛万苦,渴了吃点雪,饿了啃口冻干粮,随时都有被冻伤冻死的危险,一冬天未洗换过衣服,未洗过脸,身上长江满了虱子,脸和袈裟都成了黑色,骨瘦如柴,师傅率众弟子来看望他时几乎都无法辩认,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仁法师的悲心弘愿,感天动地,八方信众慷慨解囊,无私援助,种大福田。
      经历了十几个寒暑,在海内外佛子及八方信众的全力支持下,仁法师率寺中弟子克服重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2006年秋完成了琉璃万佛塔的修复工作,让国内仅存的万佛宝塔重现佛光,同时还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大护国文殊寺》,现已完成五方文殊殿,西方三圣殿,东方三圣殿,文殊古洞,五台老母楼阁,寺内有常住僧众50余单,并有可供近八百人居住的僚房。
      万佛宝塔塔座为石砌八角束腰须弥座,座的上下部分雕仰覆莲瓣,束腰浮雕动植飞潜图案。座上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塔身,高三十五米。塔身中空,可登至五层。一至四层有专券拱门,供入眺望。塔身面部饰黄、绿、蓝三彩琉璃,上置万尊佛像。佛像侧有太监、内宫监、商贾,平民等施主姓名。塔檐为仿木构件,檐角原悬一百零四枚铜铃,现在已无。塔身上为仰莲华盖,内置风磨铜宝珠三枚。塔身第五层上嵌琉璃塔铭:直隶真定府年完工,名:“佛像典翠琉璃塔。”造型古朴,巍峨壮观,是五台山密檐式塔的典型。
      狮子窝座落在山西省五台山的竹林岭(又称狮子岭)上,它东邻竹林寺,南近金阁寺,是中西二台的要冲,与五台相连,狮子窝是五台山著名的大道场之一,这里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真可谓景色迷人的人间仙境。
      万佛宝塔缘起文殊菩萨圣像。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从离隔万里的印度佛国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上,仙狮驻足不前,且吼声不断,恰似雷鸣,文殊菩萨乃大智圣者,顿悟到,我佛弘法喻狮子吼,看来此处必是弘法之地。遂点一道场,念其仙狮缘起,起名“狮子窝。”从此之后,这位菩萨便云游五台并逐一建寺演法,由此五台山成为佛门圣地,文殊道场。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 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