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与原始佛教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3-19 21:11
释迦牟尼与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悉达多,意为“成就者”,姓乔答摩。因其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为释迎牟尼,是梵语Sakya-mani的音译,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汉译“甘庶王”的后裔,迦毗罗王国(迦毗罗王即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边境接近的提罗拉科特)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其父名图驮那(净饭王)是迎毗罗国的君主,母名摩耶(幻化)是与迩毗罗王隔河相望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关于释迦牟尼生卒的确切年月,由于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南北传佛教中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近代欧洲学者据希腊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史料和阿育王石柱石刻研究,并参以锡兰岛的年代纪,认为他死于公元前483年,这同中国学者据“点记说”(见《历代三宝记》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四、前齐《善见律毗婆沙》条引用)的推算相比仅早2年,再加上公认他活了80岁,从而可推出他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90年或480年之间。释迪牟尼在出生7天后即丧母,由他的姨母摩诃波偌婆提抚养长大,幼时受过婆罗门的教育,过着十分奢侈的宫廷生活,16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据《中阿含经》卷29记载,释迩牟尼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迎牟尼却在2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释迩牟尼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各国互相吞并、残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所属的释迎
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生死病老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释迩牟尼正是在这种内外困惑之下最终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迩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听到他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桥陈如、阿说杀、跋提、十力迩叶、摩诃加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逛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之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迩罗摩和郁罗迩·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迎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目力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结枷跌坐,静思冥索,并发誓说:“今如不证得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座。”终于在一天夜里,大彻大悟而成了佛陀。
      释迩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汲罗奈斯城的鹿野苑,向阿若侨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从此,构成佛教的三个基本要素:佛(释边牟尼)、法(四谛等)、僧(阿若桥陈如等五人板依佛教),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形成。而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迩叶之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的学生舍利弗和目键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和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睺罗扳依了佛教。
      释迩牟尼传教的区域,主要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大致是北到迪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到瞻汲,西到侨赏弥。其直传弟子的活动地区和影响所及,东至恒河流域下游,南至高达维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但义尸罗等地区。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拘萨
罗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抵陀(逝多)捐赠的抵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为释迩牟尼向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泼普、鸯伽、末罗、伽尸等国,他也曾居留说法。
      释逸牟尼传教的对象,包括当时社会的各种姓和各阶层。有婆罗门、沙门(道人)、国王、大臣、商人、手工业者、渔民以及妓女、强盗等。当时很多王族和富豪给以政治上和经济上强有力的支持。
      释迩牟尼的传教方式不拘一格。他用渴颂、散文、故事、比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讲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和行善。他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佛教的僧团组织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阁婆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僧团在开始的时候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佛陀的学说,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在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以后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他伦理道德相纽晤,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才制定了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都能加入僧团的具体规定。
      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和集团集会的需要,才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
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内容。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
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架。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释迎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吁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地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鲁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迎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
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米罗国的波伐城(亦称“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迩牟尼中毒腹泻,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迩城(今印度联合邦迩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沙婆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半夜去世。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
        从释迎成道后开始第一次向五比丘说法起到他逝世后的一百年间,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佛弟子们在教团生活方面大体上仍维持着佛在世时一贯的规定和习惯惯例,没有什么重大的分歧和争论。在修学上所奉行的根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早期佛教理论的基本要点,它的核心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之苦海。苦谛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以为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苦”有三苦和八苦等各种说法。三苦指苦苦,即寒热饥渴引起之苦;坏苦,即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行苦,即人世言行、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集谛,亦名“习谛”,是指要人们认识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由“无明”(愚迷阁昧,不明佛理)和“渴爱”所引起的贪和欲,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导致生死轮回的产生。
灭谛,是要人们相信造成世俗诸苦的一切原因可以断灭,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无苦“涅梁”的佛教最高的理想境界。道谛,则是向人们指出解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是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三世轮回。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因具备种种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缘(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才得生起或坏灭,因缘和合就生,因缘分散就灭,并无独立实在的自体。人为万物之一,也是因缘和合的表现,整个人生可以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无明(愚迷借珠,不明佛理)、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识(托胎之时的心识)、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触(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受(感受苦、乐等)、爱(贪等欲望)、取(追求取著)、有(各种生存环境和条件)、生、老死。这十二因缘依此有则彼有、依此无则彼无、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生、生缘老死,如此流转不息构成了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回。
无明与行是前世因,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世果,爱、取、有是现世因,生、老死是未世果。人皆由前世因而辗转轮回于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的“六道”之中,人现世如果做了好事,来世就变为天、人,如果现世做了坏事,来生就可能变为畜生、饿鬼。
总之,十二因缘着重宣扬的是人生之苦皆源于无明所引起的造业受果,轮回不息,只有消除无明,饭依佛法,才能求得解脱,断绝轮回,达到无苦“涅梁”的理想境界。’/又正道’,则是道谛的发挥。它具体指出八种解脱诸苦,绝断轮回,达到“涅架”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这八种方法是正见(具有四谛佛理的正确见解)、正思(接四谛之义正确思维)、正语(不作一切非佛理之语)、正业(住于清净之身业)、正命(符合佛法戒律正当合当的生活)、正精进(勤修涅梁之道法)、正念(明记四谛之理离尽邪非)、正定(坚定四谛之信念收心于一)。佛教认为由此八法,可令苦集永尽,达到涅架之境,可由“凡”入“圣”,可从迷界此岸通向悟界彼岸,故将“八正道”也比喻为“八船”或“八筏”。
      上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在其以后的发展中曾被概括为三条不能移易的根本义理,称做“三法印”,这三法印是(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架寂静。即凡佛教都必须承认世界万有皆是虚妄幻化,处于刹那不停的生灭迁流变幻之中,是无常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人类也是如此,只是由于无明的烦恼熏染,人们才迷执于我体,困扰于生老病死,轮回于六道之中,因此人们只有悟破我体实无,进而才可以外不迷于
境,内不迷于我,于境知无常,于我知无我。只有如此才可解脱起惑造业流转生死所招来的苦恼,进入寂静无扰之涅架境中。佛教依此三条基本原则作为辨别经籍真伪的标准,有如印鉴之用,凡符合者就是佛说的法,凡不符合者一律判为“外道”。
观音像

以上信息由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观音制作部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