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佛像艺术特征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23 07:50
元代“梵像提举司”的佛像艺术及特征

元代“梵像提举司”的佛像艺术及特征

    “梵像提举司”是一个有组织的宫廷造像机构,自然不像民间作坊的艺人那样可以任意、自由地发挥塑像技艺和才能,而是在风格和样式上有着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也就是说,这个造像机构塑造的佛像在风格上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的风格我们可以称之为“元宫廷藏式造像风格”。由于这个造像机构服务  于当时京城的所有藏传佛教寺庙,所以这种风格实际代表了当时大部分藏传佛教造像的风格和模式。

    元代时,藏传佛教被奉为国教,在帝王和皇室的扶持和崇信下,藏传佛教的发展一直十分兴盛。元代朝廷专门设立的“梵相提举司”,除了负责塑造藏传佛教造像外,也建造少量的汉地佛像,这些佛像面部宽平,不像藏地佛像两颊尖削,眼窝也不深陷了,但眉毛仍如藏地佛像般向两侧上翘。总结起来, 以藏地艺术为主,汉地风格开始逐步影响,这就是元代宫廷造像的统一特点。“梵相提举司”虽在元代制造了不计其数的金铜佛像,但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

    从史料记载分析,阿尼哥擅长的“梵相”(或称“西天梵相”)应是这一风格的主要蓝本。阿尼哥是较早传播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之人,而他和他的门徒又是当时元大都主要的造像能手,大都各大名刹的佛像多出自他们之手,这些情况足以反映阿尼哥在当时大都佛像艺术上的突出地位。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月光菩萨彩绘佛像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阿尼哥“西天梵相”的原始模样是以尼泊尔造像风格为蓝本,但并不能代表当时大都藏传佛教造像实际流行的风格,当这种尼式造像风格通过阿尼哥等人传入大都后,通过与中原内地传统艺术的融合,势必要发生一些变化,这是文化艺术传播发展的必然规律。阿尼哥在大都从艺四十多个春秋,他的这一生活经历势必要促使他主动改变原有的艺术风格,而吸收进一些中原汉地的传统艺术因素。阿尼哥的门徒大多是在内地成长起来的,汲取汉地艺术因素则更是情理中事。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都宝坻人刘元,他原来从内地工匠学习雕塑,后来才拜在阿尼哥门下,他熔中土和尼泊尔技艺于一炉,多有创新,所造之像,“神思妙合”,已为史料所证明。当然事实是最雄辩的证据,元大都遗留下来的造像实物为当时汉藏佛像艺术的交流和尼泊尔佛像风格在大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见证。

元代金铜佛像的特征:
1.脸型丰满圆润,面相清秀靓丽,表情恬淡柔和。
2.肉髻高耸,多为带三叶或五叶宝冠。
3.躯体健硕,肩宽,腰细,胸部丰满。
4.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
5.莲花台座的莲瓣肥大饱满,底沿外卷
6.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具元代特征。
7.元代佛像蜂腰长身,姿态妩媚,菩萨则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相关知识: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自元世祖忽必烈(1267年)至元顺帝(1368年)为元朝国都。现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代藏传铜佛像、铜雕又叫蒙古式金铜佛像。蒙古式金铜佛像主要是尼泊尔藏传佛教造像风格,曾风靡百年。元朝灭亡之后,蒙古式铜佛像、铜雕灭迹。在明代晚期复兴,形成漠南、漠北两种风格的铜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