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与北周的佛像造像特征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22 09:15
西魏与北周的佛像造像特征

西魏佛像的特征

    从西魏时期的说法图中可以了解,佛像人物造型方面已有了很大的突破,已有了中原地区的风格出现。佛像的脸清瘦、宽额小颏、展目微笑,嘴角和下巴加有点小胡须;长颈挺胸,直背端坐,超然潇洒于幽窟墙壁之上。
    西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在继承北魏的基础上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创新。这一时期造像的特点是清瘦但不再过分追求清瘦,而是逐渐趋于丰满,以堪称西魏造像艺术之绝的麦积山石窟第44窟主尊阿弥陀佛为例,佛坐相1.6米,高发髻,发纹旋转如盛开的花朵,面容秀美,双眼下视。嘴角含笑,一副善良慈祥的贵妇神态;身着褒衣式袈裟,双领下垂,胸前结带,衣裳下摆层层波折覆盖佛座正面,褶纹繁密厚重;体形适中,艺术家在形象塑造上赋予她睿智、慈爱、美好的品格和一个时代的理想美的化身。
    东、西魏的造像风格仍可说是北魏晚期的余风,相比较之下,东魏造像风格上偏潇洒飘逸,佛、菩萨面相较为消瘦,西魏则整体风格和佛的面相稍显丰满些。而稍后的北周时期佛像造型中,佛的脸面已由长变圆。北周的菩萨造型已无北魏西域菩萨风格,头戴花冠,脚登高履,肩披大巾,身姿修长,眉目清秀,嘴角略带微笑。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生漆脱胎日光菩萨彩绘佛像

北周佛像的特征

    北周时期统治者文化上继承西魏又强化了“汉人鲜卑化”政策和提倡、恢复鲜卑旧俗,文化教育艺术上更是推行复古宗旨,反映在佛教造像上,又具备了更多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艺术造型已基本摆脱北魏、西魏的“秀骨清像”,而创造出鲜明的方圆健美的北周风格。
    北周的造像与北齐造像风格也不相同,的显著区别之处是造像多浑厚,一般呈头大身小,体躯略显笨重。面相丰满,宽额。菩萨的璎珞珠粒粗大,在腹前交叉于一环。又不论北齐、北周,帔帛在肩部均变宽,成三角形复搭于双肩,这种形制的帔帛在北魏晚期就已出现,此时己成定制。相较于北齐,北周的佛造像除继承西魏的传统外,还吸收了许多地区民间雕刻传统手法。
    综上所术,北周佛像造像常见特点是:冠紧贴头顶,长发顺耳后披于双肩之上,脸形方圆饱满,体格健美而略有去曲线。姿态静中有动,左手上扬,右臂靠体形屈动下垂,手指轻扣腿面。整体造型与神态,宁静中见活泼,高洁中见虔诚。可见北周的佛教造像风格既有相似于北魏、西魏的风格特点,又有区别于它们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