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本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是明朝末年及南明时期著名的抗清英雄,因南明隆武帝赐国姓“朱”,世称“国姓爷”。他七岁归闽习儒,十五岁中秀才。明亡后起兵抗清,1661年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建立首个汉人政权“东都明京”,五个月后暴病而亡,年仅38岁。其一生以“抗清复台”铸就民族精神丰碑,被尊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从小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擅长于兵法和武艺。他的父亲郑芝龙曾试图投降清朝,但郑成功坚决反对,誓死捍卫明朝江山。1646年,清军攻占福建,郑芝龙被俘后投降清朝,郑成功则带领部众继续抵抗。

1647年,郑成功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建立了抗清根据地,开始与清朝展开长期的游击战。他善于利用地形和海潮作战,多次击败清军,声名显赫。1658年,郑成功攻占了台湾,将其作为抗清的基地。他在台湾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提高民生水平,使台湾逐渐繁荣起来。
然而,郑成功在台湾的统治并不稳固。1661年,清朝派遣大将鳌拜率领大军进攻台湾。郑成功虽然英勇抵抗,但因兵力悬殊,最终战败。同年5月,郑成功因病逝世,享年38岁。
郑成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化人。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郑成功的抗清事迹和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