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善司魏征是四大判官之一,尽管他们长得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辈,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四大判官分别为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崔钰,位于地府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惩恶扬善。
赏善司魏征,原名为魏徵,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丞相,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深受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他生前,魏征因其公正清明和正直果敢的性格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后归降唐朝,并辅佐唐太宗李世民,以直言敢谏著称,多次向李世民提出批评和建议,推行王道,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主张,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他死后,魏征因其生前的卓越贡献和公正品质,被地府封为赏善司判官。作为赏善司的判官,魏征负责执掌善薄,根据人们生前行善的多少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奖赏。他的职责是确保那些生前行善的亡魂得到应有的回报,或在六道轮回中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需在孟婆处饮下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便可重食人间烟火。魏征在地府中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他的笑容不仅代表了他对善行的赞赏和认可,也体现了他公正无私、明察秋毫的特质。
在神魔小说《西游记》中,魏征为天上的武曲星下凡,泾河龙王与袁守城打赌时,私自篡改了雨量和时辰,因而触犯了天条。魏征在睡梦中,奉玉帝之命,监斩泾河龙王。由于魏征生前刚正不阿,并且为官清廉,因此在他死后被封为负责赏善的判官。这一形象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