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又称龙母娘娘。龙母是有功于国的女中英杰,是有恩于民的良慈圣母,被人们誉为“西江神源”。崇拜和信仰龙母的现象,影响所及遍布西江流域、珠三角、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源于龙母的高尚品德和杰出贡献,被誉为“母仪龙德”。
龙母原名字叫温媪,据说,龙母的亲生父母是广西藤县人,因生活贫困,把第二个女儿温媪(即龙母)置于木盆放入江中,希望有好心人收养。木盆从西江上游顺流而下,至悦城被渔民梁三发现并收养。小姑娘渐渐长大,长得十分可爱,还经常帮梁三做家务。一天,她在河边洗衣服,发现一个很大的彩蛋漂到跟前,停在水面转动着,不走了。小姑娘很好奇,就把蛋捧回家中。 此蛋确实与众不同,只见它五彩缤纷,熠熠生辉。小姑娘越看越喜欢,就把彩蛋藏到被窝里,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每天晚上都把彩蛋抱在被窝里睡觉。
铜雕龙母娘娘神像
就这样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彩蛋裂开了,孵出五条小彩龙来。小彩龙喜欢在水中游玩,小姑娘就用大木盆把它们悄悄地养了起来。小龙逐渐长大,木盆装不下,小姑娘只好把它们放入江中。五条彩龙长大了,除了会帮助姑娘打鱼,还能呼风唤雨,使当地风调雨顺。人们感激其恩德遂尊称其为“龙母”。龙母善织能耕,心灵手巧,既有扁鹊的医术,又有预测风雨、预知祸福的本领,使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龙光普照东西粤,母德长留覆载恩。”龙母经常教育五龙要造福老百姓,惩恶扬善。直到晚年,龙母还骑着白鹿,与化作人形的五条神龙一起为四乡的村民治病。民间流传着龙母带着五神龙为民造福,雨泽万方,以及秦始皇礼迎未果的神奇传说。
龙母仙逝后,百姓为纪念龙母恩泽,为她修建了龙母祖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生辰诞期,八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得道诞期,海内外众多信善到龙母祖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向龙母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