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三圣分别是指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教主,代表着一切佛法的总持者;左边是观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右边是地藏王菩萨,代表着大悲大愿。据传婆娑世界又被称作“五浊世间”,此间众生苦难,罪孽深重,无奇不有。诸佛菩萨以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在污浊的婆娑世界中堪忍苦难,难说能说,难化能化,不懈教化众生。由于婆娑三圣以慈悲愿力普度众生,从而广为我们民间所熟知和信仰。
释迦牟尼非其原名,是后人对他的敬称,含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时,在蓝毗尼园产下了佛陀。然而身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释迦牟尼毅然舍弃王位而选择离宫修行,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并创立了佛教。
铜雕娑婆三圣像
而对于观世音菩萨,大家都再熟悉不过,“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而玄奘新译为观自在,那为何最后只有“观世音”才广为民间所熟知、认可呢?这要归功于《法华经普门品》的盛行。五胡乱华时期,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得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时,来自印度的昙无谶,劝他诚诵《普门品》。沮渠蒙逊遵照指示去做,结果真的使他不药而愈,此后国内广弘《普门品》。而《法华经普门品》正是鸠摩罗什所译,《普门品》宣说,如果众生在受苦之时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能让其得到解脱,“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因此在民间逐渐盛行。
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中国民间熟悉的菩萨。又作为佛教地狱的幽冥教主,之所以选择永驻阴间,是因为他曾发下广为流传的伟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地藏菩萨虽然功德与佛齐等,却甘愿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而这也解释了为何佛教四大菩萨中,唯有地藏菩萨是呈现出家相——一般只有佛才呈出家相,菩萨一般都呈在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