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四年(490年),
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孝文帝一个少数民族又干嘛要易服搞融合呢?真的就为了民族融合?这个有一部分,但肯定不全是,在当时一少数民族,人口少不说,资源匮乏,不利于长期发展,后来统治汉族,又了解到地处平原的洛阳资源丰富,决定迁都洛阳,为以后能更好的发展,迁都到汉人很多的洛阳,那问题就来了,汉人干嘛要一个少数民族来当皇帝,汉人众多,随时都可以推翻政权,孝文帝肯定会有顾忌,为了更便于统治,就要同汉族融合成一家人,只有这样,汉人才不会轻易反抗,引发暴乱。
孝文帝自从完成迁都后两年,也就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在这一年,从印度来了一名高僧,在洛阳城内宣扬佛法,很快这名高僧声名远扬,孝文帝一直想搞民族融合,当然困难肯定是有的,首先就是那些贵族,他们一直都身处上流社会,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也许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本来就是少数民族,高汉人一等,干嘛要穿汉人的衣服,也有不服的,孝文帝知道这易服比较困难,不愿意搞民族融合的贵族多的是,只是表面不说罢了。
从印度来的高僧在洛阳弘扬佛法,在汉人心里有一定名气,孝文帝知道后,决定召见这高僧,通过交谈,得知佛不分边界,不分民族等等,这孝文帝一直就想搞融合,也想通过高僧弘扬佛法的同时能帮助皇帝促成民族融合,高僧有了官方的授权,就可以安心创业,那么问题来了,高僧不能只是到处宣扬,这个效率低不说,还有失体统,更重要的是让众多信徒怎么修行,没有场地、经书、佛像等等,很难让众信徒安心信奉。
孝文帝也想到高僧的顾虑,高僧不提不代表就不想要住所等等,孝文帝还是比较尊重高僧,就在洛阳城对面的嵩山建造寺庙,供众僧侣栖身修行之用,寺庙建好后,这个没有名字,众信徒也不好前来烧香拜佛,跋陀罗尊者一想是要给寺庙取个名字,也方便信徒前来学佛法,看这寺庙建于林中,于是就取个少林,后来印度的高僧勒拿摩提来到少林寺弘扬佛法,菩提流支也到过少林寺,众高僧在一起修行,后来觉得少林寺的经文太少,于是联合众高僧一同翻译《十地经论》,在经过三年努力完成翻译工作,自此少林寺成为北方的佛学重镇,也是中国的
禅宗祖庭。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 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