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乘佛教的策源地——于阗地区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6-01 21:17
著名的玄奘于公元644年至于阗,全国仍有伽蓝百所,大乘教徒五千多人,他挂锡的萨婆多寺却属于小乘派。公元691年,于阗沙门提云般若去中原传教,“其学通大小乘,智兼真俗,咒术
铜雕鎏金
   古于阗,今称和田,史籍又作优地耶那、豁丹、斡端、屈丹、涣那、兀丹、于遁、忽炭、迦罗沙摩、迦罗奢木、瞿萨丹那、额里齐、伊里齐、五端,藏文又称孛域,别称真檀。于阗小乘佛教是公元前1世纪由迦湿弥罗传入的。公元260年(魏甘露五年),朱士行等僧人,为访求《道行经分》的原本,西渡流沙到达于阗国,并在于阗找到了大乘经典梵文本《放光般若经分》,派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阳,由于阗人无叉罗与河南居士竺叔兰译成汉文。据此可知,于阗此时不仅有大乘佛教流传,并有译经僧人,其影响甚远。小乘佛教势力在于阗也不可轻视,当朱士行欲将《放光般若经分》东送洛阳时,受到小乘佛教徒的强烈反对,认为“汉地沙门欲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要求于阗王严禁传布。朱士行留居于阗礼佛诵经,招收门徒,在于阗圆寂,享年80岁。说明大乘佛教得到了于阗王的支持,有了较大的发展。
   公元286年(晋太康七年),于阗沙门只多密罗,将《放光般若经分》梵文本由于阗带到内地,他还译出华佛严部、方等部、般若部等大乘教经典及阿含部小乘教经典。这一事实表明,大小两乘佛教在于阗并行,并有所发展。
   公元401年(晋隆安五年),法显挂锡于阗瞿摩帝伽蓝,暂住约三个月,他在《佛国记》中对于阗国的佛教有详尽的描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据此可知,佛教成为于阗的国教,并且大乘学派占优势。法显住宿的瞿摩帝伽蓝,也是大乘教佛寺,有大乘教僧人三千名。
   于阗国的小伽蓝不计外,共有大伽蓝14座。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举行行像仪式,城里街道洒扫一新,各条巷道也进行装饰,城门上张挂帏幕,连国王及夫人、宫女也忙于参与行像活动。离城三、四里的瞿摩帝寺,僧人是大乘派,因为国王是虔诚的大乘教徒,得以最先行像。运佛像之车是四轮,高三丈多,如同行宫,以僧幡盖顶,悬挂七宝,像立在车中,有菩萨作侍从,一派金璧辉煌。佛像距城门百步,国王脱下王冠,身穿新衣,赤足手持华香,走出城门迎佛像,焚香散花礼佛。佛像入城时,城门楼上王后与宫女,遥散花朵,纷纷而下,十分庄严华丽。每辆车的供具都不同,引人入胜。14个大伽蓝,每个伽蓝行像一天,自四月一日始,至十四日止。行像仪式结束后,国王与夫人才回宫。说明这时于阗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而大乘教占据了优势地位。此时,沙门支法领在于阗求得胡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分律》及昙无德部之三藏《佛陀耶舍》。昙无谶从罽宾带《大般涅槃经》“前分”十卷,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市)译成汉文,同时还译出《菩萨戒本》等。县无谶固感于《涅槃经》卷本不足,曾想派人去西域寻找,适值他要奔母丧,在于阗寻得经本的“中分”,后又派人到于阗找到“后分”,共33卷,全译成汉文。说明公元5世纪前后,于阗的大乘经典十分完备,是佛教理论的中心。
   大乘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力图参与和干预社会的世俗生活,要求深入众生,普救众生。把“权宜”、“方便”提到与教义原则并重,甚至更高的地位。因此,它的适应能力强,包容范围广,传播渠道多,发展速度快,内容也异常繁杂。凡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无不带上该地区的民族特点,并产生相应的教化法门;这些法门之间,往往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甚至可以相互矛盾。于阗的大乘佛教,比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佛教中心更加面向世俗生活,作为典型的遁世标志的石窟寺和在崖壁上开凿的居室,较北线上的佛教中心甚少。 
  公元420—430年在位的于阗王信奉小乘佛教,并为传人小乘佛教的人。这样小乘佛教在于阗又逐渐得势。此时沮渠京声到于阗留学,拜瞿摩帝寺主持佛陀斯那为师。佛陀斯那是大乘佛学教主,。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沮渠京声学习了《禅要秘密治病经》,“因其胡本口诵通利,既而东归”,带回一些佛典。公元455年(宋孝建二年),在杨都竹园寺及钟山定林寺所译的经律,大多是从于阗取来的。其中不少是大乘佛经律的方等部、涅槃部,而属于小乘佛经律的部数也异常多,因为于阗佛教深受迦湿弥罗小乘佛教的影响。据《历代三宝记》载,公元473年(宋元徽三年),法献为了巡礼圣迹,由金陵经巴蜀、芮芮而到于阗,原计划越葱岭,因栈道断绝,遂返回于阗。他在于阗获得《妙法莲花经提婆达多品》、《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胡本各一卷,据此可知,当时于阗国有密教流行。佛教的巫术化是佛教向大乘佛学过渡的重要环节,大乘开始向多神主义发展,也是佛教走向民间的重要标志。 
  著名的玄奘于公元644年至于阗,全国仍有伽蓝百所,大乘教徒五千多人,他挂锡的萨婆多寺却属于小乘佛教派。公元691年,于阗沙门提云般若去中原传教,“其学通大小乘,智兼真俗,咒术禅门,悉皆谙晓”。于阗国王的质子智严到中原出家,于公元721年译出大乘佛典及咒术。由此可知,长期以来,于阗佛教各派共存,但大乘佛教派一直占优势。公元723年,慧超记载于阗佛教说,“足寺足僧,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公元743年,客死在于阗的沙门达摩战涅罗,住在金轮寺弘布大乘。悟空于公元774年与于阗沙门尸罗达摩,共同翻译大乘佛经《华严经》中的《十地经》。综上所述,说明于阗是西域的大乘佛教国,也是大乘佛教的策源地。 
  于阗与遮拘迦国被称为两个纯粹的大乘国。遮拘迦国,《后汉书》与《佛国记》称子合国,《伽蓝记》作朱驹波国,《魏书》作悉居半国,或称朱居盘国、朱居国、朱俱波国,《续高僧传》称遮拘迦国,《大唐西域记》称斫句迦国,《新唐书》称朱俱波或朱俱盘。法显称子合国有佛教僧徒千余人,多信奉大乘。《历代三宝记》载称,遮拘迦国国王敬信大乘佛教,国内珍藏大乘佛典20万偈,对于小乘教僧侣不予供养,路过的僧人也不留居。玄奘途经这里时,伽蓝虽多毁坏,仍有大乘僧人百余名。 
  据羽溪了谛撰写的《西域之佛教》的不完全记载,自西晋至唐,由于阗国传人内地翻译出的大乘佛典,共52种,269卷,其中唐代以前的有25种、118卷。这些大乘佛经典,可以肯定地说曾在于阗国流行,其流行的大乘佛典还远不止于此。于阗大乘佛教佛典,多由中亚及中印度、东北印度传人,也有部分于阗文的胡本经典,出自于一些无名氏于阗人之手。
 
以上信息由大庄严佛像公司铜雕三宝佛制作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