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金铜佛像的真伪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2 17:26
佛教传入中国近二千年了,随着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也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

前言

       佛教传入中国近二千年了,随着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也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艺术,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所以,要正确鉴定佛像,特别是金铜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概念

     金铜佛像是指表面鎏金的铜坯佛像,铜坯可用黄铜也可用青铜。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彩绘描金接引佛像

辨伪方法

       藏传和汉传是现存世的两大类。金铜造像也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其主题是一致的,即都为“人”像,与其它人体艺术不同的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因此,鉴定金铜佛像真伪要注意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的鉴定了。
具体总结一下

依据标识、手印,坐姿定名

      所有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规定的,佛像制造时十分严谨,造像的标志、坐骑、手印和坐姿都是很规范的,只要多加学习,了解各个时期金铜佛像的不同特征,并细心察看和对照,就可准确地为一件金铜佛像定名,这样不但能分清藏品是佛还是菩萨,而且还能弄清是哪尊佛像和哪尊菩萨;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依据面相、体型定时期

      佛像的面相、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和衣纹特征等整体的风格,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是有许多变化的,比如隋唐两个相连的朝代,虽说佛像的整体风格是相近的,但面相还是略有区别的,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定材质与出处

       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还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比如清代,早、中期的佛像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再有就是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如藏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同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与白毫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纹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受尼泊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则多用红铜铸造,鎏金并镶嵌宝石。

注意铭文和题记

       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一出现就有了。 
另外在鉴定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参照其它的艺术门类。

以上信息由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整理提供